全国交通持续复苏,近7成城市拥堵基本恢复。一季度广州交通状况最全分析!一季度全国“堵城”排行:济南居首,北上广深杭均未进前十
进入四月,国内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远博3鼎汇娱乐,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。根据高德地图联合“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” 等机构共同联合发布的《2020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》显示,全国交通持续复苏,近7成的城市拥堵已经基本恢复,达到去年同期90%以上的状态。
从全国拥堵恢复地图可以看出:华东、西北地区拥堵恢复状况较好,东北、华北相对较慢。在主要城市中西安、深圳、无锡、广州、石家庄等城市恢复最快,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拥堵水平,杭州和上海拥堵恢复未及去年同期。同时,仍有不足1%的城市交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%,其中以武汉、哈尔滨较为典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受春节迁徙和疫情的双重影响,一季度的“十大堵城”中,济南、西安等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省会级城市集中上榜,而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等一线城市均未入围,这也是作为老牌“堵城”的北京,本季同比拥堵降幅达19.4% ,首次未入榜前十。
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,长三角、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值,其中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均为1.33,低于全国1.39,是交通状况最好的区域。成渝地区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是1.43,全国最高。
即高峰出行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 1.41 倍,高峰平均行车 速度 31.9km/h。
3 月拥堵最严重,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 1.6,高峰期城市平均行车速度 28.8km/h。
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,3 月 30 日是本季最拥堵的一天,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达 1.86。
高德交通大数据团队根据每个城市的交通特性曲线,测算了城市整体进入缓行状态的流量临界值。流量临界值越低,意味着畅通状态下城市能承载的相对车流量越少,城市路网的承受力越弱。超大城市中,重庆路网的承受力最弱,当早高峰流量达到82.70%时,城市将进入缓行状态。广州路网承受力最强,早高峰流量达92.53%时,城市才进入缓行状态。
而当流量超过一定程度后,城市将呈现出明显的节点拥堵特征,道路拥堵里程比会超过1%。据此,报告测算了每个城市出现节点拥堵的流量临界值。流量临界值越低,意味着较少的流量就会使城市关键节点拥堵,城市节点的承受力越弱。
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,超大城市中,重庆的节点承受力最弱,当早高峰流量达到57.49%时,城市1%的道路就会出现拥堵或严重拥堵。天津节点承受力最强,早高峰流量达77.46%时,城市才呈现明显节点拥堵。
当路网缓行流量临界值(路网承受力)和节点拥堵流量临界值(节点承受力)两个数据维度双高时,意味着该城市的早高峰呈现高韧性。数据显示,广州、石家庄、南宁、厦门等城市的早高峰均呈现高韧性,即拥堵抵御能力较强。